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聚焦“全脑医生”

期次:第1560期       查看:43

  本报讯 3月1号下午,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费健博士作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在医学院闵行校区东上院500为学生们讲述“如何做一名全脑医生”,从“感受”“需求”“支持”三个角度,结合自身临床经历,与学生们讨论如何成为一名卓越医师。
  “我们医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你想成为一名怎样的医生?”讲座伊始,费健医生的发问让学生们陷入了沉思。卓越医师是交大医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医学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预防医学与群体保健等方面是成就卓越医师的基本要素。临床知识和技能是基础,与此同时更需要关注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随后,他分别就如何感受患者的感受、如何理解一个普通患者的需求、如何支持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三方面展开了讨论。
  费健医生提到,患者的就医心路是从焦虑、抑郁、怀疑、否认到孤独,最后是被动依赖。在对人产生影响的负面情绪中,对人体伤害最大的莫过于羞愧、恐惧、悲伤。医生不恰当乃至粗鲁的言语,对患者的心理打击将是巨大的。费健列举了十条病人最不想听到医生说的话,诸如“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想治病的话,回家筹钱吧”,而这些话很有可能在医生日常工作中不经意间说出。而往往就是在不这经意间,矛盾就产生了。
  一个普通病人的需求是什么?费医生借北大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的话说,就是“快点治好病、千万别出事、少花冤枉钱、把我当人看”。最后一条尤其暴露了患者在医院对权利的强烈需求。美国医学界列出了12条医患沟通清单,其中包括进入病房前先敲门、说话时眼神接触等小细节。而这些无非是希望在地位相对权威的医生面前保留自尊,保留“被当人看”的权利。
  最后,费医生还提到支持带给病人的意义。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内心所受到的创伤并不亚于身体收到的伤害。医生若再用不恰当的沟通态度或言语刺激,后果将难以挽回。同时,他也提到健康的医患交流方式:赞赏、共鸣和尊重。“怎么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么”“病虽然不太乐观,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吧”,缓和尊重的语言态度与冷冰冰敷衍带给人的感觉可能是天壤之别。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费医生针对学生们提到的“您身边是否有过医患纠纷,您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医方还是患方”“对于不尊重医生的患者,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黑名单”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费医生,我看了《人间世》,认识到医生真的很辛苦,也很伟大,从心里感激您。”读着患者的短信,让医学生感到:支持和理解不仅仅是医生单方面,更会是双方的。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会做一名“全脑”医生,全方位地关注患者的健康,成就自己的卓越。
(曾志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