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方设计理路构建丝路文化通道

期次:第1583期       查看:47

  本报讯 10月20至22日,第三届东方设计论坛暨2017一带一路与东方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130多位国内外艺术、设计与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知名企业家出席论坛,共同探讨艺术与设计学科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文化设计与融合创新理论,为建立东方设计学理论体系积累资源,同时促进上海东方设计之都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闵虹集团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承办。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姚金光、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上海地产闵虹集团副总经理张志雄、上海港湾集团董事长徐士龙、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范识宇、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前主席约翰·沙克尔顿、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哥特·格鲁宁教授、匈牙利佩奇大学肖玛教授、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同济大学陈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平教授、上海大学苏金成教授等国内外嘉宾出席。
  吴建南、张志雄、徐士龙、周武忠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企业单位、承办单位致辞。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届东方设计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和东方智库专家聘任仪式。随后的三场大会报告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周武忠教授、林迅教授和同济大学陈健教授主持。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中央文史馆馆员、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孟建教授等20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做了精彩演讲。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东方设计学、跨文化传通、创新设计等话题,提出了不少闪光的创新思想。
  本届会议主席周武忠教授介绍,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代设计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在西方,设计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的成熟学科。在中国,设计学独立成学科的时间较短,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东方设计学是基于东方文化的设计思想体系。东方设计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源远流长、密不可分。如何在国际化的浪潮中既着眼前沿理论又落脚现实问题,既传承民族的特性又呈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是每位设计学者面临的问题。“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倡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合作重点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沿线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要真正做到“五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化障碍。用创新的路径和方法设计文化桥梁,强化跨文化传通,有助于共创沿线国家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欢迎晚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刘南介绍了孔子学院创办10余年来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各国人民的心灵沟通做出的贡献。今后孔子学院将不断探索创新,助力“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促进校际合作,丰富校园国际文化氛围。在古筝的伴奏下,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用中文表演了古诗朗诵,为简朴的晚会环节增色添彩。
  (周予希 孟乐)